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高校转型不可以影响素质教育

   日期:2024-03-26     来源:www.huibangka.com    浏览:378    
文章简介:日前,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中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或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将是自上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化。
日前,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中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或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将是自上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化。

教育部此举是让高等教育更好地与人才市场相连接,在中国经济大转型、市场需要更多高技能劳动力的时候,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应有些用途。近年来,中国就业市场总有如此的奇观:一方面,每年有将近60万毕业成长期处于失业状况,即使找到了工作,认可率也只有47%;其次,广大企业存在“用工荒”,这其中既有便宜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也有技术性人才短缺的原因。而无论是毕业生就业难,还是企业技术型人才短缺,都折射出中国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不匹配的弊病。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尚念书的传统,可这种传统到目前却演变为学历崇拜。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让人向往甚至敬畏的身份,但这种现象更多反映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不普及、高等人才欠缺的现实。伴随高校扩招,中国同意过高等教育的人翻了数倍,愈加多人的大学梦得到满足。然而,当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时,“梦醒时分”也即到来。他们发现假如不可以与就业市场相衔接,大学文凭只不过徒有虚名,毫无用武之地。

大家上大学从根本上看有两个目的,一是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二是提升自己某方面的学识或技能。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家觉得高级常识分子就应该搞研究,这致使此前不少大学都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非常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家混淆了高等教育的目的,觉得上大学就等于提升素质,有了高素质就是高学识人才,而高学识的人才就要搞研究。这种混淆的结果就是大学既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对就业也不认可。

将普通高校改成职业教育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这可以叫人们明确我们的定位——是要提升工作技能还是要培养科研能力。除此之外,如此做还有益于消除社会对学历的盲目崇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区别技能教育与学术教育,或者说将大学减少为职业学院,不应减少综合素质的教育水平。假如大家仍有上职业学院会干扰素质的观念,对学历的崇拜是不会消除的。

中国应打造独立的素质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不受专业和学校的影响,只与同意教育的年限和阶段有关。由此一来,大家在选择学校时仅需考虑将来的职业定位,不需要再担忧个人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了。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